王月琴:积极争取在南沙布局更多高能级平台
发布时间:2025-05-09
2022年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正式印发。南沙鲲鹏“图南”之志,正在这片803平方公里热土徐徐拉开。
2025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南沙建区二十周年、南沙自贸片区挂牌十周年,对南沙而言意义非凡。作为“湾区之心”,南沙以全面落实《南沙方案》为牵引,持续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系统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打好“五大攻坚战”,加快实现“五大倍增”,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全力交出一份高质量、有成色、无遗憾的答卷。
南方日报现联合省南沙工委启动“《南沙方案》三周年权威访谈”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南沙方案》提出,要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聚集。这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一脉相承。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南沙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在省级层面将提供哪些支持?日前,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围绕南沙科学城
构建多层次科研主体
创新平台
南方日报:《南沙方案》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强调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省科技厅为此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王月琴:一是支持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已获省政府批复、市政府印发实施;南沙科学城管委会挂牌成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推动企业资源与
人才资源加速集聚
南方日报: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重大平台之一,不仅是支撑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载体,也吸引企业、人才等一批创新资源落地。在持续优化南沙科技创新生态方面,省科技厅有何行动举措?
提升重大科研平台
科技攻关与服务产业能力
南方日报:《南沙方案》提出到2035年,南沙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更趋成熟,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下一步,在持续深入推进《南沙方案》落实工作中,科技部门如何落实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