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共建聚合力 推动城市文脉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22-06-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古建筑是一个城市凝固的历史与文化,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符号。在南沙区黄阁镇大塘村有着广州市历史建筑的叙伦堂,有着树龄700多年的古榕树、155年的古杧果树......,其一砖一瓦、一根一枝,或许都记载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或许蕴含着当地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今人回顾历史的一扇扇窗口。
叙伦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城市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要论述精神,2022年5月26日上午,中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和交通局、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总支部委员会与中共广州南沙建筑行业协会支部委员会、中共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委员会、中共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大塘村委员会在大塘村叙伦堂携手开展“追忆历史遗存 延续城市文脉”主题活动,通过党建共建活动,深入了解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内涵,厚植乡愁情怀,助力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60余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员们走进叙伦堂,认真重温了叙伦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李耀滔、李耀权两位老先生介绍,叙伦堂建于1972年,是南沙区1970年代保存较好的公共建筑,建筑体量较大,结构跨度大,青砖青瓦、左右对称,挂上山水字画,凸显着中国情调、岭南神韵,具有结构、特色栏杆等价值要素。叙伦堂曾作为公众习武和大型表演娱乐场所,现已“修旧如旧”,集宗族祭祀、表演娱乐、村委办公于一体,有效得到活化利用,尤其每年农历12月19日大塘村敬老节,常以宴请长者、表演活动形式表示村内长者的敬意,代代传承千年美德。
黄阁麒麟舞
此外,据村委介绍,在大塘村还有3处民居古建筑。这3处民居古建筑建于清代,今年来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虽建筑室内稍有改动,但整体状况保存较好,是南沙区典型的保存较好的三间两廊民居。
目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组织各镇街对全区历史建筑进行摸底排查,并聘请历史建筑专家进行调研、论证评审、献言献策,完成了区内11处历史建筑现状核查工作。同时,结合南沙牌坊、东里大街30号商铺旧址及小虎岛人民公社等历史建筑现状情况,确定保护责任人,以“修旧如旧”的“绣花”功夫,最大限度地维持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完成了南沙牌坊全部修缮工作,推动老建筑焕发新面貌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记得历史、记得乡愁。
修缮完成后的南沙牌坊
从门前小径出发,穿过街巷,党员们依次走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龙门古榕树”和亭亭玉立、果实累累的古杧果树下,扫二维码、聆听古树故事。据村委介绍,龙门古榕树植根乡里已有700余年,是南沙区唯一一株一级古树;古杧果树的树龄也有155年了,据说是李氏先辈们所种。黄阁民间对古树非常尊崇,认为古树是有灵性的,所以不会伤害古树,纷纷自发加入巡树队伍、当“守树人”。
目前,南沙区共有224株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分布于8个镇街,其中黄阁镇分布最多,存有103株古树。为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区住建局联合各镇街实行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巡查,共同推进古树调查、认定、评估、复壮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树医生”专家团队,聘请9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团队,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以及公共绿地长势不良的树木进行。
参观完古树名木后,在叙伦堂,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规划研究部部长刘一婷给党员们作“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主题讲座。刘一婷部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广州名城概况与保护管理、保护利用案例与实施机制等内容。有助于增强各支部党员们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意识,提升干部职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更好地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目前,南沙区园林绿化局已挂牌成立,全面加强对全区园林绿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为城乡绿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诊断”“支招”。目前已复壮24株濒危古树,实现224株古树名木“一树一档”管理。
作为行业协会,南沙区建筑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历史建筑专家巡查队伍,每月实现全覆盖巡检;2022年,也将协助政府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做好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能力,协调政府、社会及专家力量,共同为南沙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